| 吴振强 |
| 职称/职务:教授 |
电话:
|
个人主页:
|
电子信箱:zqiangwu@snnu.edu.cn
|
| 研究方向:卫星互联网,纳米网络与分子通信、深网与暗网检测、数据隐私保护、智慧教育、信创教育与推广等 |
| 办公地点:文津楼三段五层3522 |
个人简介
吴振强,陕西商洛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陕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和常务理事,陕西省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科技信息服务业)。目前为中国计算机学会、电子学会、密码学会和人工智能学会的高级会员,IEEE和ACM会员。1991年在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12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2年9~12月在日本公立函馆未来大学(Future University-Hakodate)访问学者。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与重点项目6项、国家863项目2项,主持横向应用研发类项目16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授权专利6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项,出版《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匿名通信理论与技术》、《差分隐私数据保护理论及应用》等专著3部。2005年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3/10),2007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3/15),2008年获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4/10)。2021年主持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荣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荣誉称号。指导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获2023年度陕西省一流本科线上线下混合课程。
学术论文
近6年:
[1] Bello Ahmad Muhammad, Chao Qi, Zhenqiang Wu, Hafsa Kabir Ahmad. An evolving learning style detection approach for online education using bipartite graph embedding[J]. 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24, 152:111230. (SCI1区)
[2] Jiawang Chen, Zhenqiang Wu, Mubarak Umar, Jun Yan, Xuening Liao, and Bo Tian. Learning Embedding for Signed Network in Social Media With Global Inform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Social Systems. 2024,11(1):871-879 (SCI 2区)
[3] Hai Liu, Youliang Tian, Changgen Peng, Zhenqiang Wu. Privacy-utility equilibrium data generation based on 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Information Sciences. 2023, 642, 119069 (SCI 2区)
[4] Shumaila Javaid, Zhenqiang Wu, Hamza Fahim, Ismail Ben Mabrouk, Muath Al Hassan, and Muhammad Babar Rasheed.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Based Data Aggregation Scheme for Intrabody Area Nanonetworks [J]. IEEE Systems Journal , 2022, 16(2):1796-1807. (SCI 2区)
[5] Bello Ahmad Muhammad, Chao Qi, Zhenqiang Wu, Hafsa Kabir Ahmad. GRL-LS: A learning style detection in online education using graph representation learning[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 (2022) 117138. (SCI 1区)
[6] Mubarak Umar, Zhenqiang Wu, and Xuening Liao. Authenticating tier-two body area network devices through user-specific signal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J]. Computers & Security. 120 (2022) 102800. (SCI 3区)
[7] Hafsa Kabir Ahmad, Chao Qi, ZhenqiangWu, Bello Ahmad Muhammad. ABiNE-CRS: course recommender system in online education using attributed bipartite network embedding[J]. Applied Intelligence. 2023,53,4665–4684 (SCI 3区)
[8] Shumaila Javaid, Zhenqiang Wu, Zara Hamid, Sherali Zeadly, and Hamza Fahim. Temperature-aware routing protocol for Intrabody Nanonetworks[J]. 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183-184 (2021) 103057. (SCI 2区)
[9] Xuening Liao, Zhenqiang Wu, Yuanyu Zhang, Xiaohong Jiang. Buffer-aided relay selection for secure communication in two-hop wireless networks with limited packet lifetime [J]. Ad Hoc Networks, 2021, 121, 102580. (SCI 2区)
[10] 田丰, 吴振强, 鲁来凤, 刘海, 桂小林. 面向轨迹数据发布的个性化差分隐私保护机制. 计算机学报, 2021, 44(4):709-723 (CCF 中文 A类)
[11] 刘海, 彭长根, 吴振强, 田有亮, 田丰. 基因组数据隐私保护理论与方法综述. 计算机学报, 2021, 44(7): 1430-1480(CCF 中文 A类)
[12] Xuening Liao, Yuanyu Zhang, Zhenqiang Wu and Xiaohong Jiang, Trust-Aware Buffer-Aided Relay Selection f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in Cooperative Wireless Systems, Computer Networks, vol. 199, 2021. (SCI 3区)
[13] Bin Yang, Tarik Taleb, Zhenqiang Wu, Lisheng Ma. Spectrum Sharing for Secrecy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in D2D-Enabled UAV Networks. IEEE Network, vol.34, no. 6, pp. 156-163, 2020. (SCI 1区, Top期刊)
[14] Mubarak Umar, Zhenqiang Wu, Xuening Liao.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Aware Zero Knowledge Proof based Authentication Scheme in Body Area Networks. Ad Hoc Networks. 2020, 112:102374 (SCI 2区)
[15] Feng Tian, Zhenqiang Wu, Jie Ren, Xiaolin Gui, Jianbing Ni, and Xuemin (Sherman) Shen. Secure Spatial Query with Integrity Verification over Outsourced Spatial Data. IEEE Transactions on Cloud Computing. 2020. ( SCI 1区)
[16] Xuening Liao, Yuanyu Zhang, Zhenqiang Wu, Xiaohong Jiang. Buffer-aided relay selection for secure two-hop wireless networks with decode-and-forward relays and a diversity-combining eavesdropper. Ad Hoc Networks. 2020, 98:102039 (SCI 2区)
[17] Bin Yang, Zhenqiang Wu, Yulong Shen, Xiaohong Jiang. On Delay Performance Study for Cooperative Multicast MANETs. Ad Hoc Networks. 2020,102:102117. (SCI 2区)
[18] Bin Yang, Zhenqiang Wu, Yulong Shen, Xiaohong Jiang. Packet delivery ratio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multicast delay tolerant MANETs with power control. Computer Networks. 2019,161:150-161 (SCI 3区)
[19] 吴振强, 胡静, 田堉攀, 史武超, 颜军. 社交网络下的不确定图隐私保护算法. 软件学报. 2019, 30(4):1106-1120. (CCF中文A类)
[20] 刘海, 吴振强, 彭长根, 雷秀娟. SNP连锁不平衡下的基因隐私保护模型. 软件学报. 2019, 30(4):1094-1105. (CCF中文A类)
[21] Xuening Liao, Yuanyu Zhang, Zhenqiang Wu, Yulong Shen, Xiaohong Jiang and Hiroshi Inamura. On Security-Delay Trade-off in Two-Hop Wireless Networks with Buffer-Aided Relay Sele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018, 17(3):1893-1906 (SCI 2区)
著作
[1] 鲁来凤,吴振强. 《差分隐私数据保护理论及应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丛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1.3万字,2024年12月.
[2] 吴振强,周彦伟,霍成义. 《匿名通信理论与技术》. 科学出版社,2015年10月
[3] 马建峰,吴振强. 《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
发明专利
[1] 吴振强,孙佳宁,王晓瀑,等.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学科知识图谱自动构建与更新方法[P].中国专利:CN202410154643, 2024-04-12.
[2] 吴振强,王晓瀑,姬新圆,祁超. 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Scratch虚拟教学演示方法[P].中国专利: CN 120124664A, 2025-06-10.
[3] 吴振强, 许云旺, 陈欢, 祁超. 一种智能花盆. 专利号: ZL 2024 2 0599589.0 [P]. 2024-12-13.
[4] 吴振强 卢鹏飞,尤杨,高旭。一种垂直的分子通信平台. (专利号:ZL201520769868.8)
[5] 张莉, 高宇飞, 吴振强, 巴黎, 郝选文. 一种基于触控设备的交互式滑动拼音输入法. (申请号:2014101908343;公开号:CN 104020951)
[6] 马建峰,吴振强,朱建明,郭渊博,李兴华,曹春杰,张帆.宽带无线IP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及安全实现方法(专利号:ZL 200410026211.9)
[7] 马建峰,吴振强,赖晓龙,牛广平,曹春杰,张帆,裴庆祺.宽带无线IP网络匿名连接方法(专利号:ZL 200410025972.2)
软件著作权
[1] 刘博,吴振强等. 结构化课件自动生成系统V1.0. (登记号:2018SR987449)
[2] 吴振强,陈国心. 网络数据抓取分析软件V1.0. (登记号:2016SR116998)
[3] 吴振强,李立. 抗流量分析的匿名线性网络编码系统. (登记号:2016SR116983)
[4] 吴振强,程高伟.在线网络数据获取与处理软件V1.0 (登记号:2015SR156979)
[5] 吴振强,程高伟,丁亦喆。移动学习环境下教学资源推荐系统 1.0 (登记号:2014SR110890)
[6] 张莉,温博为,吴振强. Java版的可信计算中间件系统 1.0 (登记号:2014SR012685)
[7] 吴振强,温博为,张丽娟,王建晔,何晨霞,林可宁. 可信计算平台下的功能验证与演示软件 V1.0 (登记号:2011SR033663)
[8] 吴振强,周彦伟、陈圣达、戴小磊等. 无线局域网集成接入认证软件V1.0(登记号:2011SR011516)
[9] 周彦伟、吴振强、乔子芮。加解密算法教学可视化演示软件 V1.0(2010SR073050)
[10] 吴振强,周彦伟、江景祥、王红燕、肖梁、王宁。基于Tor的Internet匿名浏览软件 V1.0 (2009SR07449)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1]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合作研究(基于风险演化的工业互联网未知安全攻击预测研判与主动防御方法研究,62572371,2026.01—2029.12, 合作项目负责人)
[2] 2024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理工类)项目(重大成果转化培育计划项目,高校信创教育物联网软硬件系统平台的推广和转化,GK202405003,202401—202612,主持)
[3] 2020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保密通信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网络空间动态安全结构的可控性演化机制研究,6142103190207,2019.12-2021.12,主持)
[4] 2020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面上项目(面向大数据隐私保护的集中式和本地化差分隐私保护模型和极优机制,2020JM-288,2020.01-2021.12, 参与)
[5] 2019年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重大成果培育性项目(2020-05-0034-BZPK01,科学素养计算机交互式测评研究,2020.01---2021.12,参与)
[6] 2017年贵州省大数据榜单子项目(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关键技术,328万元,20183001,201801-202012,参与)
[7] 2017年贵州省公共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重点项目(大规模多源图数据融合下的隐私保护模型与方法,2018BDKFJJ004,201809—201909,主持)
[8] 2017年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基于概略结构抽取的空间数据发布隐私保护机制研究,2017JQ6038,参与)
[9] 2016年横向科研项目(内蒙古突泉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数据库建设,2016.10-2017.5,H160148,100万元,参与)
[10]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动态蛋白质网络复合物识别方法研究及其应用(61672334,2017.1-2020.12, 参与)
[11] 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 基于情感和认知计算的在线学习系统模型、方法与技术(2015.1-2017.12, 主持).
[12]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无线网络下编码混淆的匿名通信模型及应用( 201201-201512, 主持).
[13]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PPI网络融合化智能信息流模型与算法及其评价研究(61100164,2012.1-2014.12, 参与).
[14] 2009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 现代网络信息安全及其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类-基于网络编码的信息流重构匿名通信模型(2010.1-2011.12, 主持)
[15] 2007年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综合化无线IP网络安全接入系统,2007ZDKG-56,技术负责人)
[16] 2007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无线局域网的可信接入安全技术,2007AA01Z438200,技术负责人)
[17] 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可信移动互联网络理论与应用研究,60633020,子项目负责人)
[18] 2005年国家自然基金(计算系统可生存性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60573035,参与)
[19] 2005年国家自然基金(网络伪装协同安全模型研究,60503008,参与)
[20] 2002年863项目(宽带无线IP网络系统安全技术,2002AA143021,参与)
[21] 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容忍入侵的入侵检测模型与检测方法研究,90204012,参与)
主持或参与的教学类项目
[1] 2025年度陕西师范大学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专题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大模型的知识图谱自动化生成系统研发与应用,重点招标类,202501-202512,主持人)
[2] 2025年度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多模态教学知识图谱构建与课堂智能诊断研究,SJS2025YB109,202601-202612)
[3] 陕西师范大学2024年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揭榜挂帅”项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信创教育人才培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24.5—2026.5)
[4] 陕西师范大学2024年度校级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面向高校信创教育的多层次数字化物联网实验教学支撑平台建设与典型案例,2024.5-2025.5)
[5] 2024年度陕西师范大学第三届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计算机网络)
[6] 2022年度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计划项目(基于移动学习的师范生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策略研究,SJS2022ZY004,202301-202312)
[7] 陕西省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建设项目“计算机网络(NO.166,陕教〔2021〕107号)
[8] 陕西师范大学校级综合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元宇宙视域下融合文化自信的虚拟交互式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构建,23JG13, 202305-202505)
[9] 校级信息化示范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201406—201605)
[10] 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计算机网络201408—201607)
[11] 2020年度陕西师范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计算机网络, 202007—202207)
获奖
[1] 2021年主持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荣誉称号,2021年5月。
[2] 2020年度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卓越信息技术教师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证书编号:SJX191168-4)
[3] 新型密码协议的研究与设计,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8.
[4] 无线IP网络中关键安全技术及其应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8.
[5] 密码算法与安全协议的设计与分析,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7.
[6] 宽带无线IP网络系统安全技术,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5.
[7] 完善保密密码体制的研究,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4.
[8] 信息隐匿技术的研究与实现,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3.